关于姚滨的资讯和讨论
此专栏收集关于姚滨的各种报道,欢迎大家讨论。--------------------------------------------------------------------------------
姚滨,1957年出生于哈尔滨市道里区,8岁滑冰,13岁成为哈尔滨市体工队花样滑冰运动员。1984年因伤退役,原想当个记者,后在领导“劝诱”下任哈市体工队花样队教练。1986年国家队首次成立后,披上"国"字号战袍至今。在中国花样滑冰史上有许多“第一”。从8岁开始,34年来始终工作在花样滑冰第一线的人;第一批从事正式双人滑的运动员;首次参加世锦赛、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冬奥会的运动员;第一个在国际大赛上获奖牌、升国旗的运动员(1983年世界大学生冬运会铜牌、1983年法国"法瓦奖"赛铜牌);蝉联5年全国冠军;惟一三任国家队双人滑教练的人(1986、1987和1999年)。
锻造黄金搭档——记花样滑冰双人滑教练姚滨
11月中旬,国际滑联花样滑冰大奖赛德国站。比赛还有6分钟就开始了,选手们在做准备活动。电视台现场直播的镜头对准了一对中国选手,“这是来自遥远中国的申雪和赵宏博,他们被认为是本站比赛的夺冠热门。”忽然,一组镜头插了进来,是一位中国运动员连续失误的画面。旁白:“17年前,他们的教练姚滨曾在这里参加世锦赛,显然,中国人的进步是令人吃惊的。”
场地边的姚滨苦笑了一下,德国人真是好记性……
王子与平民的反差
时光回溯到1980年,西德多特蒙德市,花样滑冰世锦赛正在举行。经过4个月的仓促备战,中国第一次派队员参加世锦赛。
中国人的出现,引起了国际花样滑冰界的好奇,人们纷纷猜测中国队员的实力和此次比赛的目标。
这对有幸参加比赛的选手就是姚滨和同伴栾波。然而,和大多数运动员渴望夺冠的热切心情不同,场边的姚滨巴不得比赛突然中止,好让自己不要当众出丑。在赛前训练中,他亲眼目睹了与国外选手的差距,老实说,根本不是一个档次。一想到要同场比赛,他的脸就火辣辣地烧。
该来的还是来了。他不记得他们这对是怎么滑完的,自由滑最低是4分多,而他们的分比最低的还低,3分多。他们是最后一名。
这里要交代一下当时国内双人滑的情况,那时双人滑刚刚起步,毫不夸张地说,有的规则还弄不明白,公众对双人滑也知之甚少,有一个大报记者发稿时还把选手名字弄颠倒了(按惯例,应该女选手名字在男选手之前)。姚滨是当时国内选拔上来的最好的选手。
后来姚滨又参加过3次世锦赛,一届奥运会,每次都是最后一名。具有戏剧性的是,从1979年起,他却蝉联了5届全国冠军。
这种“王子”变平民,英雄变“狗熊”的巨大落差,给姚滨打击很大,外国人的轻视和冷遇更是深深地刺激了他。他暗暗地发誓:中国的双人滑不会总比国外的差,我这一代不行了,还有下一代,早晚有一天,我要培养出中国的黄金搭档!
1984年底,姚滨因伤退役,担任哈尔滨体工队双人滑的教练,开始了寻找和锻造黄金搭档的历程。
深夜两三点的训练
在申雪、赵宏博之前,姚滨已经带过5对双人滑选手了。每对都取得过全国冠军,这当然远远不能满足姚滨的胃口。就像火炬接力,他把希望寄托在一对又一对新人上面,默默地耕耘着。
那是怎样的一段艰苦岁月啊。
那时体工队还没有室内冰场,训练全部是在露天冰场上进行的。每年初冬,哈尔滨还未上冻时,为了多滑点冰,他们要跑到黑河、满洲里一带上冰。零下三四十摄氏度的严寒,穿着厚毛衣,戴着手套,却要做最轻灵的动作。训练结束时,人人后背上都是一层霜,那是出汗后结的。天太冷,戴着手套手也无法伸直,他就让队员把手伸进他大衣里面,在腋下暖和过来后再做动作。后来还准备了手炉。赶上下雨,冰面化了,水浸得冰鞋囊囊的,一堂课也就跟着泡汤。由于各项目合用冰场,冰场很紧张,他们这种成绩不好的项目排的时间就很靠后。晚上11、12点训练是家常便饭,夜里两三点的时候也经常有。"日落西山红霞飞,战士打靶把营归"这句歌词到他们这里,改成了“日出东方彩云飞,队员下冰把营归”。到外地打比赛,简直是大搬家,被褥都要带上,没钱住旅馆,学校、医院都住过。
当教练之初,姚滨就报名哈尔滨师范大学夜大,读体育系。常常是学生在冰场训练,自己坐在看台上就着昏暗的灯光做作业。他感到,只依靠"师傅带徒弟"的传统做法,无法把自己的学生带到一个更高的台阶。体工队在道外区,夜大在动力区,骑自行车再快也要半个多小时,为了节省时间,他东凑西凑,买了辆摩托车来回跑。
抛开传统另辟蹊径
迄今为止姚滨一直是按自己的一套理论、方法带学生的。他不知道双人滑强国的选手是如何训练的,以前是没条件和他们一起练,现在是人家不愿意和他们一起练,刻意回避。
******************************************************************************************************************************************
我曾与姚滨在上世纪70年代末一起在同一个冰场上训练过,几十年前的事就象是昨天。姚滨是我们花样滑冰界一位优秀教练,我十分敬佩他对事业执着的热情和追求,我祝愿他和他的队员们在新的一年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你也曾是一名花样滑冰运动员吗?希望更多的花样滑冰爱好者能到这里留言,也希望现役或退役的花样滑冰运动员能到这里留言,和我们交流。 我记得李小双那年是凭三周跳拿到了冠军的啊,跳水就是我说的那种情况,不可能让一个国家拿到一个项目大部分奥运会金牌的,对这项运动的发展极其不利,不见得只有中国运动员才碰到这样的情况,别的国家的运动员也有啊,为什么总是只看到自己呢。看待事物应该尽量公正和客观,这个世界不是只有黑和白的,有非常非常多的灰色地带。 世界上本来就没有完全公平的事情,遭遇裁判的错判也不是只有中国选手才有的现象。为什么说外国人不希望中国强大?那中国的那些世界冠军都是从哪里来的。 熊倪1988年的金牌没有被追回过。
没错,熊倪1988年是吃亏在了印象分上,但是这并不能说明裁判的这些行为就是故意针对中国选手的。印象分是广泛存在于所有打分项目上的,不是专门针对哪一个国家的,说句老实话,熊倪2000年奥运会跳板决赛最后能赢普拉塔斯0。3分也是印象分占了便宜,其实他最后一跳407C做的并不好,可是裁判还是给他81。60的高分 I see nothing wrong about someone compalins of what the Chinese athletes being unfair judged, though it ALSO happens to athletes from other countries. If someone shouldn't grumble out his/her feeling for disagreement of the results of some sports, then others shouldn't compain about what Lulu suffered in the 1996 Worlds, either.
......Just my opinion, nevermind. DSC,我们不是说姚滨不可以评论裁判或是批评裁判不公,但是男子汉大丈夫,真的没必要总是纠缠于这些问题。比方说每次一提到99年的世锦赛,总是要强调伊莲娜在自由滑里摔倒了,而我们是“完美”的演出。最后是2个裁判作弊才使得我们丢掉了冠军。没错,这些确实是“事实”的一方面,可是事实更重要的另一方面,比方说当时申雪她们短节目也有明显失误,为什么她们还能是第2?自由滑里的旋转做的很不好,艺术表现力也和B&S有很大差距,这算的上是“完美”的演出吗?自由滑的评判结果是2:7,即使那2个作弊的裁判倒向我们,也还是4:5输了呀。这些东西为什么从来都没看见他提起过呢?
现在每次国际大赛输了以后姚滨要抱怨裁判简直就成了习惯了,比方说今年的GPF输给T&M,姚滨的解释就是俄罗斯不愿意看到中国选手统治双人滑项目,所以今年要“力捧”T&M,我相信所有看过那场比赛的人都有自己的判断。 lrf, I think you may misunderstand what I said. I just think every poster has his/her right to complain about something----no matter you agree with him/her or not. Just like you or others always think that Lulu should have won in 1996 and you may have problem with the result---that's the same. I did NOT say you can't disagree with Bin Yao. That's it. And by the way, although I think Bin Yao should pass the the judging issue, I DO agree that T&M are the pair that Russia wants to push up(again you can disagree with me but that's my own opinion), you know S&Z got one 2nd ordinal with their worlds LP---I probably can guess where the ordinal came from......and you can judge whether S&Z should win "LP" or not (just respond your last sentence)......don't be angry at me...... 以下是引用风铃在2003-5-3 22:05:13的发言:
我记得李小双那年是凭三周跳拿到了冠军的啊
李小双凭借团身后空翻三周拿到冠军是92年的奥运会,96年的冠军是希腊运动员,但是李小双的完成绝对比希腊运动员好,那次确实是裁判的问题。
至于熊倪88年确实是吃了亏,但是向LRF说的,00年他又赚了回来。至于92年的王会凤,裁判的一两个错判可能对比赛有影响,但是不能决定比赛的结果,如果你的实力很强,裁判的一两个错判也影响不了你,以王会凤当时的实力,进入前八已经很不容易了,所以那块金牌不是裁判错判的结果。裁判真正的夺走中国队的金牌只有96年李小双的自由操。
其他方面我同意风铃的意见,裁判要寻找一个平衡,不是不想让中国强大。 以下是引用frenchrabbit在2003-5-4 1:24:13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风铃在2003-5-3 22:05:13的发言:
我记得李小双那年是凭三周跳拿到了冠军的啊
李小双凭借团身后空翻三周拿到冠军是92年的奥运会,96年的冠军是希腊运动员,但是李小双的完成绝对比希腊运动员好,那次确实是裁判的问题。
至于熊倪88年确实是吃了亏,但是向LRF说的,00年他又赚了回来。至于92年的王会凤,裁判的一两个错判可能对比赛有影响,但是不能决定比赛的结果,如果你的实力很强,裁判的一两个错判也影响不了你,以王会凤当时的实力,进入前八已经很不容易了,所以那块金牌不是裁判错判的结果。裁判真正的夺走中国队的金牌只有96年李小双的自由操。
其他方面我同意风铃的意见,裁判要寻找一个平衡,不是不想让中国强大。
你大概,没有看92年王会凤的比赛吧!那个错判出现在“一剑定胜负”上!比赛时间终了时,王会凤和意大利的特里利尼——比分持平!按规定需要加赛一剑!误判就在这一剑上!
有兴趣的话,可以查查当年的香港文汇报,那上面有清楚的照片,看看到底是谁的先被刺中!!那块金牌是裁判从王会凤脖子上摘下来送给意大利的特里利尼的~~~!!! 不否认中国选手遇到过裁判的不公待遇,裁判的问题,不光是中国选手会遇到,国外选手也是如此,是体育比赛就是这样的,抱怨裁判不是不可以,老拿裁判做借口就没有什么道理了。
总记得一个教练的话:“我不在乎裁判怎么判,那是他们的工作,我做好我的工作就可以了。”
另外,不管舆论怎么说俄罗斯力捧T/M,但是不容否认,T/M今年也是有很大的进步的,这就是体育比赛,你努力别人也在进步。 里边有些内容也许我不一定赞同,但大家还是能从中了解一些历史。
他将丑小鸭变成白天鹅--记国家花样滑冰队总教练姚滨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3年04月08日15:08 黑龙江日报
古人云:有志者事竟成。他自挑起教练员重担之时,就发誓赶超花样滑冰世界水平。十多年之后———
《人民日报》记者 刘小明 本报记者 梁学增
眼泪不轻弹的姚滨,此刻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热泪滚下脸颊。 3月26日晚,在美国
华盛顿MCI体育馆,中国双人滑选手申雪和赵宏博以美妙动人的舞姿和精湛高超的技艺征服了观众,也征服了裁判。两个6.0的技术满分,两个6.0的艺术表现满分———他们蝉联了花样滑冰世锦赛双人滑冠军。同时,姚滨另外两对弟子庞清和佟健、张丹和张昊还分获这个项目的第四名和第六名,这些显赫成绩载入中国花样滑冰历史。
从以往默默无闻到今天的3对选手跻身世锦赛的前六名,姚滨带领弟子们走过了近十个年头。回首荆棘路,不乏四段难忘经历。
第一段难忘经历:“走后门”参赛,到世界赛场闯荡,并最终实现夺冠的梦想
说到这段历史,姚滨的妻子、我国上世纪80年代速滑名将曹桂凤感慨地说,当初姚滨为了能带领弟子参加世锦赛,破例“走了一次后门”。原来,当时有关部门规定,有资格参加世锦赛的选手只能是全国冠军,1995年获全国亚军的申雪和赵宏博无权参赛。有的主管领导认为,我国双人滑项目在世锦赛上根本没戏。
1995年末,正是哈尔滨亚冬会开幕前夕,这个赛事结束之后,花样滑冰世锦赛就要开幕了。事不宜迟,姚滨利用有关领导坐镇哈尔滨的有利时机,四处游说。时任国家体委冬季项目管理中心主任的赵常态问姚滨,这个赛事真的对你那么重要吗?姚滨郑重地点点头。
经过省和国家有关部门认真研究,同意了姚滨的要求。那晚,姚滨心情激动,一夜未眠。在1996年花样滑冰世锦赛上,经过一番曲折后才参赛的申雪和赵宏博获得第十五名。次年,名次上升至第十一。
对于那次“走后门”,姚滨至今难忘。他说,参加世锦赛首先是“让人家认识你,留下印象,你的技艺再高,一开始也不可能获得高分”。如果没有8年前的那次“走后门”,就不可能有申雪和赵宏博的今天。
第二段难忘经历:挫折是财富,挫折让人奋起,姚滨说,夺冠是坎坷之路,是荆棘之路
经过四五年的不懈奋斗,申雪和赵宏博无论是技艺还是表演亦逐渐接近欧美一流选手,然而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难却不断地袭扰着他们。
1999年花样滑冰世锦赛在赫尔辛基举行。上届冠军、俄罗斯选手别列日娜娅和西哈鲁利泽在双人滑自由滑比赛中虽有一次跌倒的失误,但仍然卫冕成功。申雪和赵宏博无论是在表演的艺术性还是动作的难度性都不逊于对手,却获得亚军。
几天之后,谜底被打开了。国际滑联做出决定,取消一位乌克兰裁判和一位俄罗斯裁判的执法资格。因为他俩打分时互做暗示,有意压低中国选手得分。
在2001年花样滑冰世锦赛上,申雪和赵宏博再次受到裁判的“欺负”。在短节目比赛中,申雪和赵宏博表现十分出色,然而两名裁判却打出两个较低的5.4分。
姚滨现在谈起这些“过去的事情”时感慨地说,花样滑冰是欧美人的传统领地,又是主观印象评判分量很重的项目,中国运动员要获得好成绩,就必须比人家更出色,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艺术表演力,提高自己的动作难度,以此征服观众、征服裁判。
第三段难忘经历:中国花样滑冰要走向世界,必须与国际接轨,包括动作编排、音乐和服装等诸多方面,中西结合是必由之路
姚滨是个心灵手巧的男人。以往队员的比赛服均出自他的手,自己设计、自己缝制。黑龙江省代表团参加全国六冬会的团服,也是由他设计的。就连队员比赛时的发型也出自他的手,队员亲切地称他为“巧手男妈妈”。
姚滨是个不保守的人。在盐湖城冬奥会前夕,他经领导同意请美国服装设计师为申雪和赵宏博制作了耗资一万多美元的比赛服。申雪的裙子以紫色为主,肩下的裙边有一道中国绣花图案围绕到背后。赵宏博身穿黑裤子,T恤衫式的上衣由紫色和黑色构成,也有绣花图案。绣花是典型的中国服装特色。姚滨说:当初设计的时候,我们就告诉设计师,你们西方人眼里的中国风格是什么样,就设计成什么样。只要不太离谱,我们不做改动。对这套服装姚滨基本满意,认为是“中西结合的结果”。
姚滨对音乐也有一定的造诣。他弹得一手好钢琴。为给队员配选表演音乐,他曾经常出入出售音乐磁带的商店。他的妻子曹桂凤回忆说,有时在电视中发现一首好乐曲,姚滨会立即跳起来,马上转录。我见状就称他为“精神病”。
在盐湖城冬奥会前一年,姚滨和美国编导利安·米勒联手编排了全新的自由滑节目《图兰朵》。这套节目在音乐、服装、编排、表演方面都有独到之处,力求进一步增强申雪和赵宏博在艺术表现方面的能力。同时,为了继续保持在动作难度上的优势,他们又在姚滨的指导下苦练“绝招”抛四周跳。 我觉得媒体对姚斌的报道过于夸张,艺术成分太浓了,过渡的渲染裁判的因素对中国花样滑冰有百害而无一利,99年的比赛裁判作弊是事实,但是申赵当时的表演确实和BS有很大差距,自由滑本来就是艺术分在前者在前,况且BS的失误只是一个单跳两周半,在自由滑中的扣分不会太多,5分7很合理,而申赵当时的表演打到5分8已经很给面子了,而且木兰的编排比较粗糙,细节的处理上比较差,单人转又明显的不同步,技术分给5分8也完全能接受,这样人家5分7,5分9,申赵两个5分8,BS还是排在第一。至于2001年的短节目,确实是裁判的故意压分。
姚斌确实是一个天才,一个传奇人物,但是他不是完人,也有缺点,本来他就不愿意听取别人的意见,现在媒体还对他如此大加吹捧,无疑对姚斌,对中国花样滑冰都是没有好处的,尤其是媒体在不了解情况的前提下,胡乱指责裁判,这样无疑会给受众一个错误的舆论导向,不利于中国花样滑冰的长远发展,总把责任归结到裁判身上,运动员没有办法进步,还会使受众对裁判产生逆反情绪,这样的后果是严重的。 申雪赵宏博2001年世锦赛的短节目比的很好,有的裁判只给5。4的表演分确实很黑。但是我想她们那次短节目第2是合理的,B&S那次比的也非常好,第一当之无愧。不过在S&P出现摔倒这样的大失误情况下申雪她们居然只是5:4获胜获得第2说明当时裁判真的有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