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申雪/赵宏博收获了花滑生涯的第一个世界冠军,并引领两人向冬奥会金牌发起冲击。完美是这对组合追求的最高境界,他俩至今仍对此记忆犹新—— 背景:2002年3月20日对于中国双人滑组合申雪/赵宏博极为难忘,他俩在日本长野世锦赛上夺得花样滑冰双人滑金牌,成为中国乃至亚洲选手在该项目上首对夺得世界冠军的组合。 受访人:申雪/赵宏博(花样滑冰双人滑世界冠军) 十年恍然,如今的申雪/赵宏博已拥有三枚金灿灿的世锦赛金牌与一枚沉甸甸的温哥华冬奥会金牌。功成身退后,他俩依然活跃在花样滑冰的舞台上,为推广这个项目孜孜不倦。 记者:说起2002年长野世锦赛,肯定要先从那年的盐湖城冬奥会说起,你们拿到了铜牌,为中国双人滑书写了历史,还上了“抛四”的高难动作。 申雪:那时候用抛四周就是为了冲击金牌,但整体实力和俄罗斯、加拿大选手还有差距,就想用抛四周冲一下。如果完成了,对对手是一个威胁。我记得赛前教练还问我,用不用抛四周,毕竟我们俩还兼顾着为中国冲击冬奥会奖牌的目标,一旦抛四周失误,整套节目受影响,可能连奖牌都拿不到。教练考虑比较多,可是宏博说,上呀!怎么能不上呢,都摔了那么多,练了那么多次了。 记者:虽然失误了,但还是让世界震惊了。 申雪:那个动作的成功率并不是特别高,盐湖城又属高原。我在上场前也做好了失败的准备,因为我必须想好了成功了怎么接,失败了又怎么接。不管成功还是失败,我都要把下面的动作完成好,所以才能形成双保险,既冲击金牌,又保住奖牌。 记者:后来世锦赛就没有继续选用“抛四”的难度。 申雪:是的,改了抛后内三周。 记者:世锦赛时,对手的情况怎么样?你俩的身体情况好吗? 申雪:一般来说,冬奥会冠军都不会参加当年的世锦赛,他们会把全部精力放在奥运会上。我们到了长野,身体感觉也不是很好,因为兴奋点都放在了奥运会上,包括训练计划都调到了奥运会上,所以世锦赛还得把自己的身体调得兴奋一点。 赵宏博:其实历年的冬奥会都有一个不成文的“潜规则”——当年的世锦赛冠军一般都是冬奥会的第二或第三名,这无形中也给了我们压力,到了赛场不但有身体和心理上的压力,还有更多的来自外界给自己的压力。每个人的压力都很大。 记者:当时你和赵宏博做了怎么样的交流? 申雪:在一起训练那么多年了,大家都很了解,任何一个比赛都会认真准备,哪怕是国内比赛都是如此。 记者:你俩想过2002年的世锦赛能拿到金牌吗? 申雪:没有。我俩就是这样,拿到世界第二的那天,就没想到第一。把眼前做好就好。我俩上场之前也挺平静的,把自己的动作做好就成。我记得那场比赛三周抛跳时失误了,可能是之前练“抛四”太多了,因为两个动作的技术不一样,有点转换不过来。我自己都没想到会失误。不过,对手也经历了奥运会,状态也不太好。 赵宏博:1999年,我们就引起了很大反响,包括媒体的报道啊也都转向了,我们就像无冕之王一样。2000年,小雪鼻梁骨撞断,我们也没拿到好成绩。 记者:还记得当时两套节目的表现吗? 申雪:时隔十年了……我还记得前几天我们还在回忆,12年前去尼斯世锦赛,一点都记不清楚了,就记得教练生病了,我们该拿的冠军没拿到。从1999年开始,经过了三年才真正拿到冠军。 2002年世锦赛,我记得短节目还好,自由滑出现了抛三周的失误。现在想想,如果不做抛后内四周的话,那套节目对我来说很简单,很容易就能滑下来。 记者:等待了三年,在简单的动作上失误了,那一瞬间是不是觉得又要再一次与金牌擦肩而过? 申雪:还好吧,我俩在比赛中失误很少,机会也都把握住了。滑下来也没觉得什么,从来也没拿到过金牌。看到分数的时候,也没什么感觉,因为后面还有人没出场嘛。 赵宏博:很多人一下子就实现了自己的目标,没有经过很多的磨砺。其实2002年世锦赛我们就想拿这个冠军,结果想这个想那个的就失误了。没想到对手也都失误了,非常幸运。 申雪:我们俩失误还是在动作上,有些选手的失误都出花儿了。 赵宏博:这也是规律。 记者:最终知道结果的一刻,还是很激动吧? 申雪:对!回想起来还是很高兴的,毕竟是第一个世界冠军。但当时我们表现得很平静,对于我俩来说,只要滑好了,不管拿什么成绩都会很开心,当时并没有滑出自己的最高水平,所以还挺平静的。 记者:夺冠了还陷在失误的失落情绪里,看得出来,小雪是个完美主义者。 申雪:这一点是跟赵先生(赵宏博)学的。他平常训练要求我就特别多,落冰的时候不能有一点儿晃,有时候我也生气,人家别的女伴儿晃一点,男伴怎么就不说呢! 记者:还记得夺冠的一瞬间吗? 申雪:我记得当时有个队友在日本给我们当志愿者,我们滑完下来之后,宏博就一个劲儿地催他,快进去看看对手滑得怎么样,打多少分。我当时还年轻,没那么着急。 赵宏博:第一个世界冠军,很难突破吧,老觉得差了那么一点点。 记者:你们还记得是怎么庆祝的吗? 赵宏博:当时还是非常高兴,迈出了一大步。我记得教练喝多了,没少喝……我们就是喜悦吧,喜悦的心情冲淡了一切,都没顾上批评申雪的失误,呵呵! 记者:那时,你俩还没有确定恋爱关系? 赵宏博:对!那时候我要求特别严,她刚才也说了,落冰的时候晃一下都不允许。时间长了,就形成了一种成功率的积累。 记者:赵宏博,你将来一定是个严格的教练。 申雪:我不敢当他的队员,很多年前,他当二教练教我的时候,留的计划比我们教练多一倍。 赵宏博:很简单!做我的队员,至少要把我现在的训练量乘以二,然后让年轻运动员来做。 记者:拿到世锦赛冠军的那一天,你们就开始朝着冬奥会的金牌努力了吧? 申雪:肯定会朝着更高的目标努力,那时候我们都处在向更高目标冲击的阶段,队友还没形成强大的支持,和温哥华冬奥会没法比…… 赵宏博:下了领奖台,我们就开始考虑下一届的世锦赛怎么打,下一届的冬奥会怎么打。比了这么多年,很多很多的回忆都很难忘。我还记得都灵冬奥会前,我的跟腱受伤了,当时的情景啊,用赵本山的小品说,一屋子都是花儿啊(笑),全是百合,别的颜色的花都没有,哈哈! 不离不弃抵达幸福彼岸 2010年的9月4日晚,北京首都体育馆上演了一场盛大的冰上婚礼——在洁白的冰面上、梦幻般光影中、动情的音乐里,身着燕尾服的赵宏博与身着白色婚纱的申雪穿着冰鞋滑入场内,大屏幕播放了这对选手18年、6600多个日日夜夜共同拼搏、奋斗、相亲相爱的短片。现场的上万名观众也随着画面,回顾了两位新人的冰路历程、爱情进程中的一幕幕精彩—— 1992年,14岁的申雪从单人滑改项和年长她6岁的赵宏博成为双人滑的搭档,至此他俩在冰面上上演了一出既有曲折过程、又有完美结局的童话故事。 站在最高领奖台上是每名运动员的追求,申雪、赵宏博用了七年。在《花木兰》曲调衬托的滑行、跳跃、抛接中,在1999年大奖赛总决赛上,他俩首次超越俄罗斯选手夺冠。 为了能在2002年盐湖城的冬奥会上再进一步,他们不得不尝试“抛四周”这个双人滑历史上从未有人在正式比赛中完成的动作。结果未能如愿,一枚铜牌也算是对他们勇于尝试的第二次奥运之旅的最好褒奖。不过这一年的世界锦标赛,他俩终于尝到了世界冠军的滋味。 如果说2002年的世锦赛高手缺席、众多选手临场发挥欠佳而使得这一届的金牌不那么闪耀的话,那2003年的世锦赛冠军,申雪、赵宏博拿得无可争议。申雪在脚踝严重扭伤的情况下依靠打封闭参赛,伴随着《图兰朵》的音乐他们奉献了职业生涯最难忘的一次表演,一曲终了观众全体起立,华盛顿现场的鼓掌和欢呼将音乐淹没,裁判也给出四个满分。 2006年都灵冬奥会前半年,当他们全力集训的时候,赵宏博倒在了冰面上……“跟腱断裂”让赵宏博不敢相信,“我想可能一切都完了。”三个月后,赵宏博再次上冰,申雪的心里充满了责任感,“我愿意做宏博哥的拐杖,他累的时候可以扶着我。”又过了3个月,赵宏博戴着夹板和绷带,和她一起站在了冬奥会领奖台上。 为了他们的奥运冠军梦,2009年已经36岁“高龄”的赵宏博携申雪复出,并于第二年的温哥华冬奥会上如愿以偿。 从1992年他俩“牵手”至今,已走过20年的“风风雨雨”。如果再算上之前他们各自的花样滑冰的日子,年头更为久长。这么长的时间,他们坚守在清冷而洁白的冰面上,不摇不晃。这当中哪怕有一次犹豫或转念,都可能改变他们的人生轨迹。竞技体育有了这种坚持,通往成功的道路才能畅通。而爱情就像事业一样,同样需要锲而不舍、不离不弃才能最终修成正果。这两项他们都拥有了,他们是幸福的。 “2011年冰上雅姿盛典”又一次上演,再次在首都体育馆欣赏这对冰上爱侣及众明星的精彩表演,相信申雪、赵宏博用青春和激情诠释的美好乐章还会延续…… |
12月7日,金妍儿在克罗地亚萨格勒布举行的第46届萨格勒布之金色旋转赛事上夺冠,虽然开场连跳跌倒,但整体表现尚可,获得131.12...
北京时间12月7日,世界花样滑冰大奖赛总决赛成年组比赛在日本福冈落下帷幕。我国名将庞清/佟健凭借一套零失误的自由滑夺得铜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