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G弦上的咏叹调,爱死它了。。。
有几个家伙说这首曲子冗长的让人无法忍受,一段旋律不断的反复,都快不耐烦了。
在北京看中国杯的时候,坐在朋友的车里、首都体育馆的冰场上,听到此曲时我都深深的陶醉在其中。
这儿放上的是大提琴的版本,虽说原曲是为小提琴所写,但我喜欢大提琴的演奏胜过小提琴许多,最近更上极端迷恋上了大提琴的曲子。
03-04赛季,美国冰舞选手Melissa Gregory / Denis Petukhov用了这首曲子作为自由舞音乐的一部分,另外一部分是Toccata and Fugue in D-Minor。
----------------------------关于G弦上的咏叹调----------------------------
提琴有四根弦。当我们看上去到演奏家在这四根弦上用弓运指,就仿佛看到音符象小鸟一样跃然而出。音乐家给四姐妹一样的琴弦命名为G、D、A、E。其实,这奇妙的名字就是固定不变的四个音高的名称。
在浩如烟海的小提琴曲目中,几乎所有曲子都离不开这四根琴弦。但是,在小提琴家弓下有一支著名的乐曲,它那优美柔婉的旋律竟然只从一根弦上流泻而出。这就是G弦上演奏的《G弦上的咏叹调》。
这首小提琴是德国小提琴家威廉密(1845-1908)编写的。作品问世,立即闻名遐迩。但真正的作者,并不是威廉密,追溯渊源,其始祖原来是一个世纪以前的德国作曲家巴赫。威廉密将巴赫的《D大调第三首乐队组曲》的第十乐章回以改编,把第一小提琴声问作为独奏小提琴旋律,其余部分作为钢琴伴奏;又根据原作标题"咏叹调"而家名为《G弦上的咏叹调》。虽然这首小曲的流行程度早已超过原作,但是在巴赫诸多作品之中,这问管弦乐组曲仍是一曲质朴动人的佳作。
"咏叹调"这是《组曲》的第二乐章。"咏叹调"原是歌剧中一各抒发内心情感的独唱歌曲。巴赫将它运用到管弦乐作品中,构成了一个抒情的篇章。
第一小提琴象是一位伤感的女高音,咏叹出一支缠绵悱恻的旋律。最初是隐忍的怨诉;中途,音乐愈益激动,跳跃和模进音调(模进:指某一音调的音型,在原声部中反复出现,但每次出现时的高度都有不同,或上行模进,或下行模进。),将蕴积在主人公心内的热情与追求倾诉出来;最后又归回到富有感情的低吟之中。这段旋律在古钢琴和弦乐组的由第一小提琴奏出。虽然第二小提琴和中提琴间或也加以响应,但终究都是作为伴奏,为主旋律衬出美妙的背景。这就是著名的小提琴曲《G弦上的咏叹调》在其始祖--巴赫《组曲》中的本来面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