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 [Ochi Chornyje (Dark Eyes) 黑眼睛]~科恩短节目(04-06)<25楼更新李子君版本>

[复制链接]
eric2000 发表于 2003-7-4 04: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30507133439.jpg

今天介绍的《Dark Eyes》(黑眼睛)这支曲子被公认为除《莫斯科郊外的傍晚》和《伏尔加船夫曲》之外同样为全世界接受并认可的俄罗斯民俗音乐,这支曲子正不断的被重新演绎,包括保尔.莫利亚、帕尔曼,还有我们曾经介绍过的吉普赛小提琴家“Roby Lakatos”也都分别有各自的“Dark Eyes”版本。

"黑眼睛"虽是一首古吉普赛浪漫曲,但前奏中让人充分感受到苏联大草原的萧瑟,也透露出吉普赛人渴望家乡的情感,在俄罗斯民歌中可谓独树一帜。

说起来,这支音乐也是被N位滑冰选手在各种比赛中用过N次了,BS在98年长野冬奥会和明尼波利斯世锦赛上的自由滑、小普00年尼斯世锦赛上的自由滑都是“Dark Eyes”。



音乐下载:http://www.rayfile.com/zh-cn/files/4078534f-1976-11e0-ae5b-0015c55db73d/

手风琴演奏版本,音乐赏析见2-3楼


ray 发表于 2003-7-4 15: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黑眼睛》最初是乌克兰和俄罗斯作家叶普根尼·格瑞比昂卡(1812~1848)的一首爱情体裁的茨冈歌谣。大约在1884年被人谱上曲,据说是出自作曲 家维尔特奈尔的一首圆舞曲。后来俄国著名的男低音歌唱家夏里亚宾(1873~1893)的改编加工和演唱传播使这支歌曲驰名全世界,成为在欧美各国的知名 度仅次于《伏尔加河纤夫曲》的俄罗斯民歌。

这首手风琴改编曲保留了原曲浓郁的茨冈风格。茨冈,又称吉普赛,18世纪进入俄国中 部,他们别有风味的合唱在彼得堡和莫斯科红极一时。许多俄罗斯作曲家甚至认为茨冈演绎的俄罗斯歌曲才是真正民间的。18世纪末、19世纪初,在城市浪漫曲 的基础上开始形成所谓的“茨冈歌曲”,但这多半是俄国佚名作曲家创作的、自认为是有“茨冈风格”的俄国浪漫曲,《黑眼睛》便是其中之一。茨冈音乐具有一定 的乐曲形式,称为“威尔本科什”。它从缓慢的引子开始,后面紧接快速的段落,其特点是具有自由的速度和节奏、富有华丽装饰音的即兴演奏。“威尔本科什”后 来发展成为著名的“查尔达什”舞曲,它是由两个交替段落构成的乐曲,有缓慢忧郁的引子,头一段为快板抒情的“拉苏”舞曲;第二段为快速粗犷的“夫利什卡” 舞曲。

这首手风琴版本的《黑眼睛》由引子、主题和八段变奏组成。

引子部分,节奏作伸缩处理的小快板,3/4拍,悲壮、激 昂而又有控制。这部分主要运用了动机发展手法,相当于一个乐段,内部结构细碎,调性不稳定。第一句1至4小节,为“2+2”的周期结构、动机,其材料来自 主题的第一乐节,最初调性在d小调上呈示,随后转至bB大调。第二句5至8小节,是对动机的模进,调性直接转至g小调,随后又转至bE大调。第三句9至 12小节,继续对动机进行模进,调性回到d小调,但材料有所改变,动机材料的后半部分被半音级进关系的一连串上行模进的三连音所代替,情绪更加激昂。第四 句13至16小节,对前一句进行原样重复。第五句17小节,动机在进一步模进的同时,材料开始分裂,只余下动机材料的前半部分。第六句18至19小节,变 化重复第7小节,其变化部分来自第三句的三连音,只是结构缩减为原来的1/2。第七句20至21小节,继续模进前一句。第八句22小节,动机材料进一步分 裂。第九句23至24小节再一次模进,终于完满终止在A大调上。从第17小节开始,伴随着动机材料不断的分裂与模进,乐句结构越来越细碎,建立在减三和弦 与其下方小三度根音关系的减七和弦之间的交替转换,致使调性不明确,音乐的情绪越来越紧张。末尾一个即兴化彩式的补充,其手法主要是将主三和弦进行分解, 以快速琴音的方式进行演奏,并辅以个别的和弦外音,并特别强调某些重音。

主题部分,行板,d小调,7/4拍。主题是一个由两乐句 构成的乐段,第一句29至32小节,其内部结构为“1+1+1+1”的周期结构,每一个乐节都由相同的音型构成。第二句33至36小节,其内部结构仍为 “1+1+1+1”的周期结构,并且运用了同样的音型。主题的结构规整、简练,调性统一,它首先在低声部以单旋律呈示,高声部和声为其作背景式的烘托,音 乐低沉轻柔、悲叹、如泣如诉。第36小节主题完满终止后,转入高声部,再一次以更加激动的情绪陈述。这是节拍变为3/4拍,节奏更加紧凑,以前气息平稳的 二分音符被分解成极具动感的附点音符,单薄的织体也被填上丰满的和声。整个主题旋律呈抛物线趋势,音乐力度达到极限“ff”之后,音乐又恢复先前的低声吟 唱,节拍变回7/4拍,仿佛主人公对爱情和生活的强烈情感被命运的无奈克制住了。这即与前面的呈示相呼应,也为后面的发展作铺垫。结束音上连续三连音的上 行,再一次掀起情感的涟漪,这些三连音主要由主、下属及其转让关系的和弦构成,其中每两个相邻的和弦都由一个相同的音连接着,以保证和声进行的旋律与和声 色彩的柔和性。经过一系列游弋,最后和声进行终止在主和弦上,为主题的陈述画上圆满的句号。

变奏1,十分快的小快板,2/4拍。 其主要手法是改变主题的节拍、节奏、和速度,称装饰加花,但主题旋律及和声的基本骨架保持不变。变奏1共由四个乐句构成。第一句51至53小节,其原型出 自主题的第一乐节。这一句在原型的节奏与力度上做了夸张的变化,原来弱拍上的两个四分音符被附加上装饰及重音符号,缩成为十六分音符;弹拍上的二分音符被 配以Ⅶ级成七和弦予以强调;附点音符也被附上属七和弦快速分解三行式的装饰得以延伸。第二句54至56小节,原型出自主题的第二乐节,在手法上与前一句雷 同,只是和声功能建立在了主功能之上。第三句57至62小节,其中57至60小节是对主题第五乐节的变奏,跳、连音交替构成的旋律代替了前面急躁不安的和 声与急速上行的音阶,使原本情绪悲愤的音乐变得轻巧、活泼、富有弹性。61至62小节是对主题第六乐节的变奏,快速音符的下行象征着情感的跌宕,同时也力 求听觉上的平衡。第四句63至65小节,回到第一句的写法,和声功能建立在属功能上,进一步证明这是对主题第七和声的变奏。在变奏1中,我们已经很难听出 主题清晰而完整的旋律,每一乐节除了音头犹存之外,后面的旋律要么被化彩的装饰覆盖,要么就是被焕然一新的材料发展。但是,无论怎么变化,变奏1的和声进 行始终遵循着主题的规律。


变奏2,在节奏上具有伸缩性的中板,3/4拍。上段通过变奏1的和声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变奏1与变奏2具 有嵌入终止式的关系,变奏1的结束正好是变奏2的开始。在俄罗斯的手风琴音乐中,这种“鱼咬尾”嵌入终止式的写法被经常应用于民歌的主题与变奏中。在变奏 2中,除了仍与主题保持一致的调性之外,我们似乎很难再找到主题音乐的痕迹。这段变奏应用新材料,由一个四乐句的乐段构成。第一句66至69小节,其内部 结构为“2+2”的周期结构,其中66至67小节是动机;68至69小节是对动机的下四度模进,和声功能由主方向转至属方向。第二句70至75小节,其内 部结构为“1+1+1+1+1”的周期结构,内部节构细碎,主要由动机的发展构成;70小节,动机继续下五度模进,发生分裂,以倒影形式出现,和声功能回 到主方向;71小节同样对其重复一次;72小节继续模进,和声功能又转至属方向;73小节同样对其重复一次;74小节继续模进,和声功能又回到主方 向;75小节再次模进和声功能转至下属方向,由于这时Ⅵ级和弦的根音被升高弦音,从而产生音乐向C大调离调的倾向。第三句76至79小节,调性恢复d小 调,再现第一句的旋律,只是原本主属关系的和声进行变为下属与主的关系。第四句80至81小节,和声进行停留在属七和弦,与变奏3再次形成“鱼咬尾”嵌入 终止式的关系。这段音乐旋律流畅具有歌唱性,密集的织体、丰满的和声使它即充满刚劲,又不失柔情;即充满不安,又不失舒展。


变奏 3,活泼的快板,3/4拍。从结构上看,这段变奏先有两小节间奏,接着便是由十六分音符一气呵成的主体部分,其内部结构规整,仍是以两小节为单位的周期结 构。从和声上看,这段变奏仍结束在属功能上,调性单一,和声序进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90至96小节每相邻的两小节用了主到下属方向的和声序进,其余每相 邻的两小节均是主到属方向的和声序进。从材料上看,通过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原主题弱拍上的两音被略去,只留下强拍上的两个音符作为装饰性变奏。这两个音符 依次在类似由波音与回音组成的轴线上做下、上八度的跳跃,这根轴线也以级进的方式逐渐升高和降低。96小节,写法改变,音乐开始扩展,原本两拍一次的重音 变为一拍一次,重音连续的跳进将音乐热烈的情绪推向白热化。紧接着音阶式的下行使音乐回到低音区,情绪在这里徘徊。99小节,音乐又变的热烈起来,并且比 先前更具生机。100至103小节高声部旋律连续三次高八度重复,低声部旋律级进下行。在这段变奏中,我们依稀可以感受到有主题旋律的影子,它强烈的舞蹈 性质满怀着青春的活力与热情。


变奏4,快板。该变奏与变奏3一样,将主题旋律强拍上的两个音符作为了变奏的素材,因此在听觉上, 变奏4与变奏3的旋律轮廓存在相似之处。但是与变奏3不同的是,原主题旋律强拍上的两个音符被填充成和弦变为八分音符,连续依次做上、下八度的跳跃;每一 句都从弱位开始,形成切分的效果。变奏4仍是内部呈周期性的一段式结构,每两小节为一句;和声配置仍未超出三和弦的范畴;调性统一、稳定,最后有完满的终 止。在这段变奏中,音乐显得格外稳健、铿锵有力,充分体现出象征男性的阳刚之美。

   
变奏5,小快板。该变奏将主题的旋律做 了进一步压缩,将原主题每小节中的重音加以变奏,予以强调。高声部用后十六分音符的格式和声为低声部作旋律级进上行式伴奏;低声部则仍以回音式的旋律呈示 主题。该变奏在性格上与变奏3类似,热烈、欢快,极具舞蹈性。125小节升Ⅳ级减七和弦,调性由此向a小调过渡。经历升Ⅳ级成七和弦的一系列分解上行和下 行之后,调性趋于稳定,得以强化,转至a小调,变奏的速度也变为行板。127至129小节在写法上有连接段的性质,它紧紧围绕原主题开始时的两个音符,渐 渐引出下一变奏。

变奏6,辉煌的,慢于行板,a小调。这段变奏由三十二分音符一气呵成,仿佛是经过精心酝酿而一蹴即发的喷泉,分 解和弦波浪式的律动宛若涓涓细流,主题旋律的音符则好像阳光照射下的水滴,在涓涓细流中金光闪闪。这段变奏虽然急速,但十分安静。在该变奏中,旋律由两部 分构成,一是作为根基的原主题音符,另一则是作为装饰的分解和弦。在这级段变奏中,原主题音符不仅是每一组三十六分音符的音头,而且还被附上保持音记号予 以强调。144小节末,旋律写法有所改变,其结构较前面自由。和弦连续的分解上行以及紧接着的颤音致使变奏略有扩展。随后和弦再次分解下行,当主题正将再 现时,该段变奏却意外的结束在属和弦上,与变奏7形成又一个嵌入终止式关系。这段变奏织体单一,和声单纯;简洁的旋律线条与传统的自然和弦序进构成了这段 变奏在写法上最显著的两个特点。这里需指出的是,这种将主题旋律附上分解和弦式的装饰,并将主题音符予以强调的手法借鉴于吉他的演奏技巧,它在俄罗斯的手 风琴音乐中十分常见,尤其在类似行板速度的乐段中,它往往给人以纯净而流动的感觉。
jingle 发表于 2003-9-18 09: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变奏7与变奏8组成一首查尔达什风格的舞曲。变奏7相当与查尔达什中的“拉苏”舞曲,变奏8相当与查尔达什中的“夫利什卡”舞曲。这两段变奏在结构上对于全曲来说具有较大的独立性,但就其材料特点来讲却又与主题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变奏7,节奏可作伸缩处理的忧郁而抒情的行板,d小调。在该段变奏之前,148至150小节是这段查尔达什舞曲的引子,沉重有力,具有宣叙调的性质,令人联 想起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第二号》中的引子,仿佛与它在旋律上存在着雷同。148小节主要配以空八度的和声,产生庄严的气势;149小节升Ⅳ级减七和弦, 调性变得不明确;织体加厚。150小节调性转至A大调,引子结束。150小节末,调性回到d小调,变奏7开始。变奏7的素材仍来自主题旋律的第一乐节,它 被赋予装饰,以不同的旋律形态,在不同的调性上反复呈示。151小节,主题旋律第一次呈示。弱拍上的两个音经装饰之后很像是引子旋律的又一次再现,但在性 格上却变得温驯,隐藏着哀伤;装饰音一会儿从回音强调的方式,一会儿又以半音滑落的方式,自由地陪衬主旋律,仿佛主旋律凝聚着复杂的情感,像是在悲叹什 么,耐人寻味。152小节,主题旋律又一次呈示,但下行地主旋律改为上行,与前一句形成呼应,和声也由属功能转至主功能。153至154小节,主旋律再次 呈现,但调性离至g小调,是对151至152小节的模进重复。155小节,本意继续上四度模进,却出现与前面乐句同头不同尾的现象,原本滑落的装饰音摇变 为分解和弦式的上行,写法改变,调性离至a小调。随后一串音阶式的滑奏,调性回至d小调。句末,主题旋律再现分别在两个不同的音级上呈示,其结构都有作缩 减,但和声功能却始终保持在属功能上,变奏7与变奏8形成了嵌入终止式的关系。


变奏8,“夫利什卡”舞曲,快速粗犷。该变奏根据 写作特点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157至166小节;第二部分167至181小节。这两部分在写法上有许多相似之处,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主题旋律闪烁的 音符。第一部分,主旋律每一音节中的音符被分解成0 X 0 X 0 X 0︳X 0. X 0 X 0︱的切分节奏,散布在一个固定中心音的下方。这根由中心音构成的轴线也不断的级进升高。这部分是对主题上句的变奏,开始有一小节引子,主体内部呈 “2+2+2+2”的周期性结构,和声序进全部建立在主属关系,完满终止已后有一个由上行半音音阶和自由延长的Ⅵ级与Ⅶ级减七和弦所组成的连接,从而引出 第二部分,第二部分是对主题下句的变奏。第二部分,主旋律每一乐节中的音符被分解成“X 0. X 0 X 0︱0 X 0 X 0 X 0 ︱”的切分节奏,并且随着主旋律音域的升高而从固定中心音的下方转为上方,这根由中心音构成的轴线也对称式的级进下行和上行。175小节低声部伴奏织体改 变,其节奏音型与主旋律音符的律动达到统一,重音更加突出。181小节完满终止已后仍有一个音阶下行式的连接引出第三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一部分在和声及内 部结构方面有着相同的特点。第三部分182至193小节,由两个平行乐句构成。在这部分变奏中有主题第一乐节中的音符变成了变奏素材,它们以音头的形式分 别出现在每一小节的开始,只是顺序上作了以小节为单位的逆行变化。这些音符依附于一段固定的旋律,该旋律是由建立在四度关系上的半音阶式的三连音构成,其 旋律形态呈向下的“V”字型。在这部分中,低声部中的根音旋律由主题音符以重音的形式构成。186小节,旋律写法改变,成为半音上行式的音阶,“固定旋 律”由此升高八度。188至193小节是对前一句的高八度重复。第四部分194至207小节,其中194至197小节为第一句,其内部结构为“2+1(连 接)+2”。这句主要运用“X X X”切分节奏的手法继续对主题旋律进行变奏,但主题旋律这时已被支解得更加破碎、提炼的更加简短。197小节,Ⅱ级属七和弦在旋律进行上造成一种色彩性半 音效果的同时,也使接下来的和声序进朝着属方向发展。198至199小节是一个连接,仍运用音阶滑落式的手法,前半部分用自然音阶,后半部分发展为半音音 阶。200至203小节为该部分第二句,音乐节奏在密度上比第一句更为紧凑,运用“ X 0 X”类似于附点音符的节奏音型,造成音乐强有力的、向前推进的动感;这一句的和声配置均为主到下属,再到属功能的完全进行,内部结构简单、具有规律性;其 旋律由固定音型连续两次的高八度重复构成,旋律线条呈上升趋势,最后达到高点完满终止。可是,要想停止全曲近乎于狂热的情绪单靠这一点是远远不够的。音乐 休息一小节后,三个特强重音和弦为这首乐曲画上了振奋人心的句号。这两小节是对这段变奏,也是对整首乐曲的补充。由此可见,在变奏8中,音乐力度和速度的 逐渐增加为这首乐曲营造了愈演愈热烈的气氛。伴随着音乐情绪的层层高涨,辉煌灿烂的结尾充分显示出俄罗斯传统音乐巨大的震撼力。


总的来说,这首手风琴版本的《黑眼睛》在写作技法上是非常传统的,它采用了茨冈音乐中典型的有两个增二度音程音阶的调式;旋律抒情,在乐句的结构表现上伸缩 性很大,力度对比强烈;和声方面,该乐曲主要使用三度叠置的传统的功能和弦,减七与属七和弦的经常使用使调性模糊,和声具有色彩性;调性方面,在音乐的发 展过程中,转调、离调频繁,但都保持在近关系以内属主调音乐的范畴;曲式结构方面,这首乐曲在继承了古典主义规范的同时,作了较大的发展,采用自由变奏, 形式不拘一格。在这首乐曲中,把富于表现力的重音加以强调,将个别音夸张地表现出来的因素是茨冈音调悲壮性的表现;运用各种装饰音型把曲调本身和伴奏进行 变奏,利用声音强烈的“吉他”式伴奏的因素则是茨冈音调炫技性的表现。在俄罗斯手风琴音乐中,凡是关于民歌主题与变奏的这类乐曲基本上都吸收了茨冈音乐的 这些特点。


同时,这种从悲哀的抒情、忧伤的沉思到豪放的狂欢突然迅速转变的偏爱,是俄罗斯手风琴艺术和茨冈艺术相近的一种浪漫气 氛的表现。这种浪漫气氛,不管是源于俄罗斯民间音乐本身,还是借鉴于茨冈音乐,实际都是对东欧传统歌舞音乐共性的反映。东欧人种复杂,并呈“镶嵌”结构, 在这里的吉普赛音乐家,作为不同民族文化的中介,为东欧各国音乐文化的交融作出了贡献。俄罗斯手风琴音乐在这种文化交融的背景中自然也体现出了与东欧传统 歌舞音乐的密切联系。例如,它们多采用自然大、小调,和声小调,旋律小调,及中古调式等典型的欧洲调式;采用功能性均分律动节奏,即强弱拍有规律地按照小 节线地划分而循环往复地出现;采用纵向的、和声的音乐思维,即在注意横向旋律流畅的同时,十分讲究声部之间地纵向关系;伴奏采用传统的功能和声进行;强调 个人的自由即兴和炫技。


通过俄罗斯手风琴音乐,我们可以感受到众多俄罗斯民歌熟悉地音调,它们有的直接取自民歌,有的由作曲家根 据民歌特点创作。其中包括温柔感伤、平抑激动的浪漫曲,热情奔放、灵巧活泼地舞曲,刚毅豪迈、乐观英勇地士兵歌舞,以及缓慢沉重、气势磅礴地纤夫歌曲等 等。俄罗斯手风琴中的这种现象沿袭了自十九世纪以来俄罗斯民族主义音乐的传统。作曲家们在继承和借鉴西欧古典乐派和浪漫乐派的优良传统和创作成果的同时, 怀着强烈的爱国意识和民族自尊感,立志于发展民族音乐语言和表现形式,使自己的创作充满鲜明的民族音调和节奏,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气派。当然,它们对于 俄罗斯民族乐派传统的沿袭并不是固步自封的,尤其二十世纪下半叶以来,俄罗斯手风琴音乐中的民族传统以开放的姿态表现出同西方现代音乐创作手法和技巧的结 合。例如库夏科夫《冬天的素描》,从内容上讲是对俄罗斯大自然景色的描写,但在写作技法上则受益于以德彪西为代表的印象主义音乐。它采用五声音阶的非大小 调调式;大量使用非三度叠置的其他新结构和弦;强调复调,用线条织体替代浪漫主义的和弦织体;却又沿袭浪漫主义音乐标题性的传统。尽管俄罗斯的手风琴音乐 体现出多元化的流派风格,但对浪漫主义音乐的崇拜仍是主流,其创作多以浪漫时期的各种规则为指导,只是在和声、复调、音响及调性等方面吸收了一些20世纪 创新流派的技法,在传统的乐音体系之内加进了新的因素。俄罗斯手风琴音乐的创作植根于俄罗斯、苏维埃音乐文化的沃土中,鲜明的民族色彩,丰富的交响性音响 成为它显著的特征之一。
柏山艾莉 发表于 2003-9-18 18: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起来欣赏比利时男高音赫尔穆特(Helmut Lotti)对于此曲的演绎。


歌中唱到:
“那双黑眼睛,炽热勾人魂,那双黑眼睛,妩媚又动人。我多迷恋你,却又怕见你,莫非见到你,不是好时辰……”
yu23 发表于 2003-11-8 19: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只知道小普也滑过
可惜没看过
 楼主| eric2000 发表于 2005-1-15 00: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翻一下老帖,标题换成科恩新节目。。。
ray020221 发表于 2006-2-28 19: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能提供下下载地址吗????

ray020221 发表于 2006-3-1 15: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很别致的版本



ever1989 发表于 2010-10-4 12:53:48 | 显示全部楼层
而且,黑眼睛貌似有很多版本呢,像是体操的柳金用的那个如同“拉大锯扯大锯”一般的小提琴版本,也很罕见的。

zlxpp 发表于 2011-1-5 22:01:2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直在找黑眼睛  虽然很多人用  版本也不同  但是没有找到一个能下载的网址  楼主提供以下下载链接行不?
 楼主| eric2000 发表于 2011-1-6 17:16: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直在找黑眼睛  虽然很多人用  版本也不同  但是没有找到一个能下载的网址  楼主提供以下下载链接行不?
zlxpp 发表于 2011-1-5 22:01


    顶楼已经提供下载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体力 +5 人气 +1 收起 理由
zlxpp + 5 + 1 谢!~

查看全部评分

celinacao11 发表于 2011-1-6 17:32:44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惜的是再也看不到Sasha的身影了!
tracywang 发表于 2011-1-6 21:50:1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最爱的sasha呀
idontbelieve 发表于 2011-1-22 01:19:43 | 显示全部楼层
怀念SASHA......
话说黑眼睛是我最心水的节目之一......
googlywug 发表于 2011-1-23 04:01:26 | 显示全部楼层
My daughter loves it and wants it to be her Intermediate shor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