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欣,你去高老师那儿,问她,你这么笑行吗?”鲍丽说,13岁的张可欣听话地滑到了同场训练的冰舞教练那儿,果然问了这么一句话,把高老师说得有点摸不着头脑,吓了一大跳。“我就是想培养一下小孩儿的胆量和表现能力。”鲍丽在这边笑着说。
这一幕发生在9月中旬的一天,结束了花样滑冰全国锦标赛后,张可欣、耿冰娃、李子君三位留美归来的小女单选手还留在国内,不过耿冰娃和李子君都放假了,可以回到家里和父母团聚,张可欣则面临着青少年世界杯比赛的重任,只好留在首都体育馆继续训练,教练鲍丽也留在了首体。
一个小时的时间,张可欣一直在场上进行分段的动作训练,不管是步法还是滑行训练,鲍丽都会不厌其烦地细抠动作要领,连眼睛、手、臂、脚、腿的位置都不放过。鲍丽穿着昔日当运动员时期的冰鞋,一直在冰场上亲自做着示范。“这个年龄的小孩,你光是跟她说,不带着滑行的话,总觉得她不会理解得那么透。”
一个小时的训练下来,张可欣向教练做谢幕动作,脸上带着笑容,“你别看我,看着她做。”鲍丽指着记者说,张可欣又转过头来,对着记者做了一个完美的谢幕动作。
“为什么这么重视细节?比如说‘微笑’……”
“没有办法,一直以来,大家都说中国女单的肢体语言表现力不够,已经知道有这样的不足,那么我想从平时的训练中就要不断地去强化,形成习惯。”鲍丽笑着说。
以往,小女孩从心里更重视跳跃,总觉得只要完成这个难度就可以了,但其实在追求难度的同时,表演方面也很重要。鲍丽告诉记者,小姑娘心里的排序是跳跃、旋转、步法和表演,而以往她的训练思路也是这样的,总觉得在没有达到高水平能力的时候,只能把大部分精力放在难度的攻克上。
但在美国训练期间,鲍丽经过观察发现,国外教练的执教思路是把这几个要点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一个小时的上冰时间,教练会分得很细,滑行、旋转、跳跃,每一部分都不能少。”鲍丽说。
理清了思路,鲍丽明白了,在提高技术和难度的同时,对于表演方面的提高必须坚持。于是她也开始在生活中不断“设计”这样的训练模式,“可欣,你去谁谁面前唱个歌儿……”谁谁可能是可欣认识的人,但绝对不会很熟。或者,在训练开始前大家都在做准备活动时,鲍丽会安排张可欣去大家面前跳个舞。“就是要在人多的地方去训练她们,这样才会形成比较好的心理素质,表现力也会提高。”鲍丽介绍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