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滑周边] 强文一个啊,不看不行

[复制链接]
风铃 发表于 2005-10-7 17: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窦婉茹:Work hard,be yourself,have fun

美国著名华裔女子花样滑冰运动员Michelle kwan(关颖珊)最近来香港,再度勾起我无限的仰慕。

  Michelle kwan,是我多年的偶像。

  这一代的少女明星,不论是演员、歌手,还是运动员,大都缺少所谓的“it”(指吸引人的所谓个人魅力,个体独特的相貌才能气质的总和),但Michelle kwan,是平民平庸时代的神话。

  Michelle kwan,是明星中的明星。

  她有“teenage prima donna(少女版大歌剧女主角)”的非凡气质。在冰场上,她是莎乐美(Salome),是爱、是欲、是理想,是技巧和情感的载体,是为艺术而艺术的极致,她对音乐的理解和运用,她天生的把听觉转化为视觉的肢体表现力,罕有地达到了灵魂的深度--尤其是她那个举世闻名的飞燕动作,接近180度的伸展,流畅完美,荡气回肠,堪称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每每让人回想起都忍不住掩面赞叹。

  她有极高的悟性。中国的陈露也曾经拿过冬奥会的铜牌,但陈露在各方面所达到的修养水平比Michelle kwan差得太多。Michelle kwan可以跳拉赫玛尼诺夫,但陈露,非要靠搬出《梁祝》这样的国粹才能唬人--中国人看着吐血,外国人诚惶诚恐,给个奖了事。

  她非常美。Michelle kwan有的是用西方审美眼光塑造出来的东方之美,她的小圆面包髻,她精致匀称的东方少女式身材,她极具亲和力、充满“heart and soul(心与魂)”的笑容,乃至于她并不完美的牙齿,无不被全世界的花样滑冰迷拥戴。美国的《People》杂志曾在2000年将当时年仅20岁的Michelle kwan选为“年度50大美人”之一,称她为“华裔最灿烂的珍宝”。

  她有良好的时尚品味,是个Minimalist(简约主义者)和崇尚Classy(高雅时髦)品味的人。鼎鼎大名的华裔女设计师Vera Wang曾为她设计演出服。她每一次的亮相都打扮得“华丽、紧贴主题、而又恰当”。

  Michelle kwan在技术上并不是十全十美,她的三周跳仍有可改进的地方,她也至今未能获得冬奥会的金牌。但挫折使她成熟谦逊,炼就了她坚韧的品格——“在我的比赛生涯中,心情最差的一次就是1998年的冬奥会,只得到银牌,失望透了,因为距离金牌只差那么一点点。但我不怕,反而从中更明白人生要受很多教训。”1998年在长野冬奥会,利平斯基的确抢尽了Michelle kwan的风头,让Michelle kwan输得又冤又没法不服,但就在长野冬奥会结束不久,利平斯基年纪轻轻就退出冰坛,说是伤病,其实是受不了Michelle kwan给她的巨大心理压力。利平斯基胜在璀璨,但Michelle kwan常青。

  “Work hard,be yourself,have fun!(勤奋,做自己,在工作中找到乐趣!)”,这是Michelle kwan举世闻名的座右铭。一个这么年轻就懂得这些道理的人,又有无以伦比的才华气质,上天真是不公。窦婉茹

eric2000 发表于 2005-10-7 17: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傻B一个,鉴定完毕,鄙视之。

搜到一篇02年的旧文,发现这个傻B对lulu一直是心存偏见啊。 ------------------------------------------------------------------------------ 关于柏林电影节的三大郁闷

对华语片来说,本届柏林电影节是近几年最寂寥落寞没面子的一届,因为今年的中国电影竟然没有一部影片杀得进竞赛单元,拿本报的话说,“全军覆没”,更可悲的是,回头一想,还真不是人家没眼光,2001年的华语片还真拿不出一部半部出来和人家《美丽的思想》放在一块儿争。

《大腕》是不错的,但是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文化的区域性太强,外国人根本理解不了。这个道理就像为什么电影剧《浮华世家》可以拿到中国放,但是《东伦敦人》却不能一样,《东伦敦人》像乔伊斯的《都柏林人》一样,是地地道道的当地人的东东,翻译就算是吐了血也完全没有用。外国人怎么理解《大腕》中“VCD超强纠错”那一段笑话?把《大腕》拿出去和人比,又会重蹈陈露当年在冬奥会上滑《梁祝》,外国人一头雾水,只好冲着文明古国的面子给个铜牌的虽荣犹败的闹剧。这回外国人学乖了,不再把不是一类的东西放一块儿比。

从这一点讲,《大腕》想要重现《卧虎藏龙》奇迹,难。这是柏林第一郁闷。

柏林第二郁闷是张艺谋,《幸福时光》是一大昭然若揭的败笔,居然还拿去和《天堂》一块儿放。柏林喜欢张艺谋是出了名的,1988年一部《红高粱》将张艺谋的艺术生命“刷”地一下截然分成两半,2000年的《我的父亲母亲》又再捧银熊,算是柏林有眼光,尤其是第一部,堪称柏林影史上的佳话。但是对《幸福时光》的迁就,就勉强得有些丢格,《幸福时光》的入选,不是张艺谋的荣,却是柏林之耻。郁闷。

第三郁闷是李欣的《花眼》入选非竞赛单元。《花眼》和《大腕》不是一个层面上的作品,凭什么把这两部水准相差那么远的作品相提并论。《大腕》是2001年内地导演最出彩的作品之一,票房、艺术成就、阵容都是数一数二的,《花眼》则显然是小圈子里的,带有不成功的实验性痕迹的没有影响力的小制作,如何能比?柏林若不是没眼光,怕就是脑子有病。

柏林的“脑子有病”早有例证,1993年的“金熊”给了《香魂女》,让万千影迷笑掉牙,柏林几乎从此威风扫地;1995年又给了《红粉》一个视效“银熊奖”,再吐血两口;1996年严浩的《太阳有耳》(最佳导演银熊奖)也不能服众。柏林的评委怎样评奖?这个谜直到去年谢飞亲自去柏林选片后才被揭开:“曾经拍过著名艺术片《天堂影院》的意大利导演汤那度送来了新片《麦丽娜》(Melena)参赛,是个很好莱坞式的制作,取得了很好的票房……它在初评中被评委们说成‘无聊,浪费金钱’。”再比如去年的参赛片《巧克力》,“讲的是一个漂亮的寡妇在宗教禁食主义控制的小镇上开了一个华丽的巧克力店,神话般地战胜了一切陈规的温馨喜剧。它却被评委们异口同声地以‘做作、虚假、无聊、恶心;大公司、全球化的商业产物’等等给PASS了,完全不顾放映现场一般观众的狂热鼓掌和光彩照人的明星比诺什到场引起的轰动。”这就是柏林?  ■本报娱乐评论员 窦婉茹

 楼主| 风铃 发表于 2005-10-7 18: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ent.sina.com.cn/f/dwr/index.shtml 窦婉茹:新浪网娱乐中心总监,复旦大学经济系经济学专业毕业,曾任职南方都市报,著有“西洋墨镜”专栏。 [em38]
sunshine 发表于 2005-10-7 21: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人竟然是新浪的娱乐总监,真是新浪的一大悲哀

myosotisbj 发表于 2005-10-7 22: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嘿嘿,怪不得新浪现在是益发地恶俗不堪,有这种人坐镇,想来也好不了的了。说什么外国人不懂梁祝?我看比她这种猪鼻子插葱的假洋鬼子要懂得多。Peggy Fleming在81年访华的时候就在首体滑过梁祝。

对不起,我一不小心侮辱了猪。

yueguang 发表于 2005-10-7 22: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主要是她打肿脸充胖子~~~~

说什么KWAN的拉二什么什么的,可她那里知道早在两年前LULU就已经滑了一套也许是再没没人能超越的拉二了呢~?!这个肤浅的人许是只看了LULU的98年的比赛,然后就装作专家一样胡吹乱侃~~~亏她也能有那么好的职业~~~

PS:刚开始看第一段我就隐约觉得这个文章必定会提到LULU,而且必定是大加贬低之~~~

这也许已经成了咱们国人的通病了~~如果你喜欢某个人或者某个东西,必定会强行找出一个对立面,而且一定要大贬特贬一翻~~~殊不知露了自己的怯~~~~

只能是骂她两句了~~别无选择~~~

城市浪荡子 发表于 2005-10-8 09: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她以为她是谁,不懂装懂。
鱼类 发表于 2005-10-8 11: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觉越是这种啥都不懂的人在中国混得越开

这年头不怕你不会说,就怕你不敢说

没言语了。。。

柯钦 发表于 2005-10-8 12: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以后气愤到无语~~用东北人话说就是装B!!!
天空很希腊 发表于 2005-10-8 14: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写的太过“个人主义”化,缺少基本的客观,作者的言语之间感觉好象是硬要把自己的观念和想法强塞给读者,让人看后很不舒服!不喜欢这样的文章!
林仙儿 发表于 2005-10-8 14: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是就是,无知不为过,出来瞎说就不对了。

Yvonne 发表于 2005-10-8 15: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无知和偏见离真理都很远,但无知比偏见更可怕-----不就在说窦婉如吗?她更狠,把无知当个性......

鄙视之,诅咒之!!!

alexapple 发表于 2005-10-8 16: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TMD,新浪居然有这种BYL的。夸Kwan就夸吧,干吗贬lulu啊?有病不住院,跑出来胡咧咧。

流浪的葵花子 发表于 2005-10-8 16: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果然有天涯的遗风^^

hongligl 发表于 2005-10-8 18: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整个一个傻冒儿!不懂装懂。Lulu 的梁祝很经典,得铜牌当之无愧。Lulu鼎盛时期技术艺术表现力都是无人出其右,严正抗议

.

还有她又不是Tara 肚子里的蛔虫,怎么知道Tara退役是怕Michelle的压力?这么不客观,把臆断当事实,怎么配作新闻工作者,更不要说总监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