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单复兴之路:从陈露到新三朵金花
从陈露到现在,中国女子单人滑再也没有让人赏心悦目的名字出现.中国真的诞生不了金妍儿\关颖珊?这是让我们苦恼的.本文刊于最新一期出版<体育画报>,记者胡金一,摄影记者宋勇杰:
1、三朵金花 耿冰娃、李子君、张可欣(左起)是再造陈露的希望所在。
耿冰娃,黑龙江人,1994年生,11岁掌握五种三周跳,打破了陈露保持多年的纪录,当年陈露掌握五种三周跳时是13岁,父亲是冰球运动员,母亲是花样滑冰教练,三岁开始练滑冰,去年全运会第三名。她的偶像是金妍儿和科斯特纳。
李子君,吉林人,1996年生,去年全运会亚军,今年全国冠军赛的冠军,四岁半开始连续花样滑冰,隶书写的特别好,在全国青少年书法比赛中获过奖。
张可欣,黑龙江人,1995年生,去年全运会第六,腿部力量好。
2、此情可待 1995年伯明翰世锦赛,陈露成为中国第一位花样滑冰世界冠军,当时她与李明珠(左)还十分融洽。
李明珠1997年离开中国时,或许从来没有想到中国女子单人滑会滑落到如今的这步田地。
从1992年阿尔贝维尔冬奥会的第6名,到连续两届冬奥会蝉联季军,再到都灵的第11名,然后凭借着落选赛的一个名额进入温哥华冬奥会,最终以第19名收场。这是中国女单在国际赛场上交出的答卷,这其中或多或少都有李明珠的影子。只不过女单攀升的前10年,她参与其中,而女单惨败的后10年,她充当的是一个旁观者。
2010年的夏天,当中国女子单人滑的国际地位又被打回上世纪80年代的原形时,李明珠回来了。
每个人都问她:“下一个陈露在哪?”
李明珠笑笑,说:“从接手陈露到她获得世锦赛冠军,我用了十年的时间,我这次回来主要是想帮中国女单把水平往前提一提,不要总是在国际比赛上垫底。这是我这次回来最切实的目标。”
这几年,亚洲女子选手走上了一条上升的甬道:1979年,日本选手渡部绘美获得世锦赛铜牌;上世纪90年代,伊藤绿、克里斯蒂·山口、陈露和关颖珊接连涌现;2006年都灵冬奥会荒川静香获得女单冠军;而从那之后到现在,女单项目几乎成为了亚裔女子的天下——亚洲选手获得了过去的四个世锦赛冠军、两个冬奥会冠军和五个总决赛冠军,温哥华冬奥会女单前五名除加拿大本土选手罗切特以外,全部是黄皮肤、黑头发的亚裔面孔。
但具体到中国女单,却在陈露之后拉出了一条下滑的曲线,“1997年我去美国时,大概知道国内女单的实际情况,也想过可能我们不会很快再出现一个世界冠军,因为有天赋的选手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但没有想到,会下滑到今天这个地步。”陈露说。
在美国的李明珠有心痛,也有无奈,但毕竟已经选择了离开,她尽量让自己不去想这些。在洛杉矶的俱乐部里面,给美国的孩子们上一堂堂的跳跃课,认真教他们每一个步法。只是,当这些姑娘中出现亚裔的面孔时,她就会涌现亲切的感觉,比如后来的世青赛冠军张圆圆。
李明珠所说的实际情况,中国花样滑冰队领队王玉民最有发言权,他就是在李明珠离开中国的那年来国家队工作的。他用差距很大,来形容后来者和陈露之间的差距。
“这是由诸多因素造成的,最关键的应该是经费问题。当年花滑队全年预算,90%都用在了陈露身上。如果有经费可以让两个年轻的女单和陈露一样去美国训练,可能她们拿不了世界冠军,但进个前十问题还是不大的。”
上世纪90年代末,中国花样滑冰队每年包括参赛、交流在内的外事活动机会只有9次,全年外事预算不超过四十万人民币。金妍儿在接受《体育画报》采访时透露,从9岁开始,她每年都会去美国、加拿大参加青少年训练营,为期两个月的训练营光是学费就约合7.5万元人民币。这对于当时的中国花样滑冰来说太过奢侈。
随着中国双人滑的崛起,经费问题逐渐宽裕了起来,但此时比起经费更难解决的问题出现了,“全国包括半专业在内的花样滑冰运动员大概只有一百多人,具体到女单上,能参加比赛的也只有二十人左右,全国锦标赛你看到的那些选手应该就是全部了。”王玉民介绍说。虽然在全国锦标赛单人项目的竞赛规程中标明:短节目成绩进入前24名的运动员可以进入自由滑比赛,但实际上大多数时候是参赛人数不足24人。
基础人群的减少造成了运动员水平的直线下降。以2009年全运会花样滑冰比赛为例,获得女单第八名的北京选手王雪涵当时只掌握了分值最低的后外点冰三周跳,而进入决赛的16名选手中,只有5人能够完成全部的五种三周跳。而同年日本举行的全日本花样滑冰锦标赛中,全部参赛的30名女单中前24名都在比赛中成功完成了至少两种三周跳,其中有11名女单在申报动作中包含了五种三周跳。
“陈露那个年代是她一个人撑着,她之后就是刘艳,刘艳在都灵冬奥会之后竞技水平就已经在下滑了,但在国内仍然没有人能够超越她。虽然不太了解国内的训练有什么问题,但我想缺乏竞争机制应该是导致女单衰落的一个主要原因。”借回国和冬季中心谈合同的时候,李明珠在今年6月份对国内情况进行了摸底,“说训练条件、收入什么的,我都可以不在乎,但出于私心,我是有些担心国内选手的水平。因为如果你带不出来,可能来自舆论的压力就会很大。”
陈露之后,中国女单在冬奥会上获得的最好成绩是刘艳在都灵冬奥会上的第11名。但在都灵冬奥会帕拉维拉冰场的新闻中心门口,当看到最终名列第三的俄罗斯选手斯鲁斯卡娅把胸前的铜牌扯下,并扔进垃圾桶的时候,中国记者们不免唏嘘,有人低声说:“她不要,给中国队多好啊。”
后来,一位中国教练员安慰我们说:“别看我们现在不行,我们有一个小女单很有希望,她叫许斌姝,四年后,你们就看她吧!”2005年世青赛上,许斌淑获得第七,2006年世界青少年大奖赛总决赛,许斌姝名列第三,当年获得冠军的正是金妍儿。有人把浅田真央、金妍儿和许斌姝叫做冰坛的“亚洲三姝”。
但四年过去了,浅田和金妍儿分别站上了代表世界最高水平的世锦赛和冬奥会的冠军领奖台,许斌姝留给我们的,只是穿着减肥裤在首体大院里跑步的情形。她和金妍儿31.29分的巨大分差,如今已经被对手拉得更远。
25岁的刘艳只能坚持。2009年初,刘艳一度由于伤病的原因想要放弃训练,最终她在世锦赛短节目中名列第42位,失去了直接获得2010年冬奥会资格的机会。
“那段时间压力挺大的,但资格是我丢的,我得把它拿回来,伤病什么的,咬咬牙也就顶下来了。”温哥华冬奥会上,2月26日自由滑比赛结束的那一天,结束了比赛的刘艳眼圈红红的,“滑完了觉得特别轻松,我已经尽了全力了。”
2010年全国花样滑冰冠军赛,14岁的李子君以12.14分的优势战胜刘艳夺冠,结束了刘艳对全国女单冠军四年来的统治。
或许没有以一个冠军结束自己的运动生涯,刘艳会觉得有些遗憾,她打算在2009-2010赛季结束后退役,但对于中国女子单人滑来说,这更像是一个希望的开始。因为李子君是2008年9月冬季中心选送到美国训练的三个女单小选手之一,其他两人分别是耿冰娃、张可欣。在美国,李明珠充当了这三个人的教练。她记得初到美国时,李子君是三个小姑娘中个子最矮的,也是唯一没有在国内掌握五种三周跳的,“但我发现她对音乐的理解、对冰的感觉和身体的协调性都非常好,是个挺有天赋的孩子。”在李明珠的悉心调教下,两年内,李子君的五种三周跳基本上稳定下来了, “外点三接外点三的三周连跳”能做了,“后内点冰三周跳接后外点冰三周跳”这样的新难度也开始练习。
但在李明珠看来,三个孩子也存在着各自的不足,
“耿冰娃训练时很美、整个动作的流畅性也比较好,她的弱点是不够稳定。”
“张可欣性格比较内向,不善于表达,但花滑是需要有一种激情和热情的,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表现音乐主题,感染观众。”
“李子君有很多技术动作需要去规范,比如肩和背的姿势。当年,陈露这些弱点不多,综合能力和素质都要比这几个孩子好。”
作为女单组的主教练,李明珠自然不敢把宝都押在这三个孩子身上,“女孩在发育期的变化太大,很难说会在她们身上发生什么。”
她将目光放在了国内12岁左右的这批女孩当中,“她们应该说还有希望,因为女孩如果在第一次发育之前没有掌握所有的难度动作,那发育之后就很难了。”
在得知李明珠回中国执教的消息后,从1992年便开始采访花样滑冰的德国记者塔尼亚告诉我:“这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个好消息,中国曾经有过陈露这样的顶级选手,谁都不希望看到中国女单就这样沉寂下去。中国和日本的情况不同在于,日本选手出国训练是因为国内没有足够的冰场,而中国缺少足够有经验的教练,像李明珠,她曾经教出世锦赛和世青赛的冠军,这非常重要。”为了尽快让国内的训练体系和国际接轨,花滑队在今年7月请来了日本著名教练佐藤信夫来首体给全国各地的单人滑教练讲课,这位68岁的老人是亚洲唯一进入国际滑联名人堂的教练。“花样滑冰选手在青少年时期的训练是以上冰时间为基础的,日本选手在青少年时期每天需要上冰四到五个小时,这样可以培养他们的冰感,使得他们日后的滑行步法更加流畅。”佐藤信夫说。
佐藤信夫的讲座让年轻的中国教练受益匪浅,但一筹莫展。“别说是单人,就连我们的重点项目双人滑一天也拿不到四个小时的时间上冰,在哈尔滨、齐齐哈尔、长春,所有的冰上项目都只有一个冰场,冰球、短道,甚至是冰壶、速滑都用这一个冰场,怎么可能有那么长的时间给花滑呢?”
王玉民说过了夏天,短道队就要结束高原训练回到首体了,他得想办法保证现在女单每天三个小时的训练时间。“我们可能会把北京周边的冰场利用起来,问题一定得解决。”
其实,早在出国前所编著的《青少年花样滑冰训练大纲》中,李明珠就曾主张提早青少年难度训练的时间,但此举遭到了很多国内教练的反对。“当时看我给陈露上难度,老教练就在开会时说你们女单训练要注意啊。但我觉得如果我还继续按照他们的训练方法练下去,结果只能和他们一样。我想尝试一下我的方法。”
1986年,李明珠在录像里看到年仅13岁的美国选手在比赛中完美地运用了两种三周跳,“她13岁能在比赛中用,那说明她肯定不是13岁练的,一般来说从两周半到三周当时需要两年多的训练时间,那她大概就是十岁开始的。”
李明珠一直都有一个信念,就是“别人能做到的,我也一定能做到。”于是在13岁那年,陈露掌握了全部五种三周跳。
远走美国后,李明珠反思过她和弟子陈露之间的种种,“那时候确实苛刻了一些,总是去挑运动员的毛病,可能这对运动员来说确实会是一种伤害。你的目标是登上山顶,但是通往山顶的路其实有很多条,这是我在美国学会的最重要的道理。”
8月5日,上午训练课结束,李明珠笑眯眯地走向李子君和张可欣说:“今天又是百分之百!”两个小姑娘听了很高兴地给她行了礼,下冰去了。
“加上今年参加世青赛的朱秋颖,四个女孩就是目前国家队的主要班底。对于国际裁判来说,这支国家队全部是新面孔,她们需要时间。目前只有冰娃参加过去年中国杯的比赛,朱秋颖和张可欣参加过青少年的比赛,李子君从来还没有比过国际比赛。”李明珠说。
然而时间对于女子单人滑的姑娘来说往往是一柄双刃剑。有人用一年的时间崛起,也有人一年过后就迅速老去,四年的时间对于李明珠和四个女孩来说可长可短,她们是下一个陈露、金妍儿,还是下一个许斌姝?决定成败的只有她们自己,还有命运。
曾经是女子单人滑运动员的李明珠,最好成绩只是全国第四,17岁开始拿起女单的教鞭,她的身份就一直是花样滑冰教练,35岁之前她是“陈露的教练”,后来,她是“张圆圆的教练”,新的四年,她希望有新的头衔。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48d39930100kyv9.html?retcode=0
李明珠执教花滑队女单项目 见面会上侃侃而谈
新任主帅心情大好
李明珠执教花滑队女单项目 名宿李成江也到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