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6] 2005年世界花样滑冰大奖赛中国站专栏

 关闭 [复制链接]
青鸟jerry 发表于 2005-11-4 22: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还是需要更强的技术保证啊~~不管怎样,还是希望中国两队选手能取长补短~
海棠依旧 发表于 2005-11-4 22: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好喜欢他们的~~~~~~~~本来以为今年他们的表演提高了会有更好的成绩~~~唉~~~
loooop 发表于 2005-11-4 22: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男单没播桑度的,也没播小蓝的,我砍死C5!!!!!!!!

很为PANGTONG可惜啊,好多小的失误,PVTV也有失误但是比PVTV好一点.但是我和那位陈丹解说一样,也觉得PVTV对音乐的诠释不是太好,至少我觉得不如PANGTONG的剧院幽灵

流浪的葵花子 发表于 2005-11-4 22: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看到细表,不做评论.

pvtv受什么刺激了,捻转怎么都变成2周了,加拿大站好象也是....不过他们第2遍分的每个小分,和加拿大站相比,都暴涨了快0.5啊............形势变的还真快.....

严重怀疑那个夫妻俩的脱举是不是上了四级,头居然可以朝下...还是单手

中国的脱举还是太简单了,现在国外好象很流行脱举过程中换臂换支撑点啊

pt的失误太多,这个分可以了..........感觉第2个分低了点

figuresk8er 发表于 2005-11-4 22: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流浪的葵花子在2005-11-4 22:10:51的发言:

严重怀疑那个夫妻俩的脱举是不是上了四级,头居然可以朝下...还是单手

托举可是Z&S的拿手好戏啊. 记得去年的一个分站上(好象是加拿大),他们SP中托举的分数占了总技术分的四分之一...

loooop 发表于 2005-11-4 22: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流浪的葵花子在2005-11-4 22:10:51的发言:

pvtv受什么刺激了,捻转怎么都变成2周了,加拿大站好象也是....

严重怀疑那个夫妻俩的脱举是不是上了四级,头居然可以朝下...还是单手

中国的脱举还是太简单了,现在国外好象很流行脱举过程中换臂换支撑点啊

pt的失误太多,这个分可以了..........感觉第2个分低了点

现在做捻转都要求之前有步法连接,大概助滑距离没以前长了所以降了难度?不止他们俩,不少捻转有困难的外国选手也都只做两周

ZS至少有三个托举该是四级吧

PT的PCS明显是受TES影响啦,我看这阵势,奥运会上要想拿牌,总分至少要185分

qlzlq 发表于 2005-11-4 22: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夫妻两身材上有先天优势啊。。。

陈主播也说了。。男的187,女的155。。。男的高大威猛,女的娇小玲珑。。

怎么都好扔,好抛,好举啊。。。

海棠依旧 发表于 2005-11-4 22: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ZS的开场托举去年就有了嘛~
frenchrabbit 发表于 2005-11-4 22: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流浪的葵花子在2005-11-4 22:10:51的发言:

没有看到细表,不做评论.

pvtv受什么刺激了,捻转怎么都变成2周了,加拿大站好象也是....不过他们第2遍分的每个小分,和加拿大站相比,都暴涨了快0.5啊............形势变的还真快.....

严重怀疑那个夫妻俩的脱举是不是上了四级,头居然可以朝下...还是单手

中国的脱举还是太简单了,现在国外好象很流行脱举过程中换臂换支撑点啊

pt的失误太多,这个分可以了..........感觉第2个分低了点

首先,不是形势变得快,PV/TV这站比赛的滑行比加拿大站好的多,这是主要原因。之所以作2周捻转,是因为3级的2周捻转和1级的3周捻转分数是一样的,而三周捻转除了中国选手和其它少数选手可以达到2、3级之外,其余选手只能完成1级,而且完成不好还有可能降组。所以他们 不仅没受刺激而且还非常明智。

中国队PT的托举不简单,PT的托举也是按照四级的标准设计的,但是完成起来需要非常精确,稍微差一点就会变成3级。变换姿势和支撑点只是难度的一个因素。PT托举设计的侧重点不在这个方面,而是满足其他的四个条件:三圈的单手和有难度的下法。所以说中国的托举不仅不简单而且还很难。只是设计上有些单调,不像波兰和俄罗斯选手内容那么丰富。

Yvonne 发表于 2005-11-4 22: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踏雪寻梅在2005-11-4 20:59:59的发言:

  我都搞不懂了CCTV-5是怎么在播比赛的,今天早上0.30我看的是女单的SP(录像),16.00冰舞(直播)17.30看了两位男选手比赛(直播),等会21.00双人LP(直播)听说明天的早上(就是再过几个小时)2.00播录像,是不是下午没有播完的男单SP呢?比看别的分站还烦人!!

  请高人指点一下,我好上闹钟!

我也是狂郁闷~~

感觉coc的转播和录象时间比美国站和加拿大站的还邪门!亏的还是在国内办的呢!

放双人自由滑前面放过男单sp了。不过第二组的sandhu和lambiel都被剪掉了,光放了中国的三个男选手。李成江的我没看到,就看到另两个的了。不是我存心贬低中国男单啊,除了跳跃和旋转等基本要素外,真的没地方吸引人了。

就拿本次加拿大站来说,我和我同学晚上都等着看weir的短节目。邪门的是放到张民的时候,我们俩都睡着了,醒来的时候,weir的短节目已经结束了~~郁闷死啊!中国的男单用来催眠不错。

说说双人滑吧。关于p/t和pva/pv的表现大家都看到了,也不多说了。到是体育新闻里采访姚滨,他满是无奈的说“我们对新规则的适应的确不够”(大意)。这话说的够让人郁闷哦~~

冰雪佳人 发表于 2005-11-4 23: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2点的是不是男单啊?要是的话,我就坚持坚持!
流浪的葵花子 发表于 2005-11-4 23: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不是形势变得快,PV/TV这站比赛的滑行比加拿大站好的多,这是主要原因。之所以作2周捻转,是因为3级的2周捻转和1级的3周捻转分数是一样的,而三周捻转除了中国选手和其它少数选手可以达到2、3级之外,其余选手只能完成1级,而且完成不好还有可能降组。所以他们 不仅没受刺激而且还非常明智。

中国队PT的托举不简单,PT的托举也是按照四级的标准设计的,但是完成起来需要非常精确,稍微差一点就会变成3级。变换姿势和支撑点只是难度的一个因素。PT托举设计的侧重点不在这个方面,而是满足其他的四个条件:三圈的单手和有难度的下法。所以说中国的托举不仅不简单而且还很难。只是设计上有些单调,不像波兰和俄罗斯选手内容那么丰富。

~~~~~~~~~~~~~~~~~~~~~~~~~~~~~~~~~~~~~~~~~~~~~~~~~~~~~~~~~~~~~~~~

我想其他人的拖举也基本上在保证了单臂3圈和难度下法之外,也加了不少丰富的内容吧,既然是滑冰比赛,就应该在多样性上下工夫.

pt至少在观赏性上差很多,从头到尾的拖举基本采用的都是一种模式,比较单调

我想pvtv作为优秀选手,应该尽可能做捻转3周把,既然3周1级=2周3级,那他们应该尽量做到3周3级嘛.......

至于pvtv的流畅性,我觉得两站比赛半斤八两,该有的失误还是有.我只能把原因归结于是换裁判了,而不是他们有多么出色的发挥.说到流畅性,我倒觉得pt比十运会上好很多.

一点意见.

心潮澎湃 发表于 2005-11-4 23: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卡娅是新规则的新宠,她的特点就是技术都相当的不错,没有一项缺腿。可以说她的表演虽然不是最好的,但也不差。并且能看出她今年是非常用心来备战比赛,新规则吃的很透。这次节目分能上几个8分也是非常正常的,是她的实力所在。节目分也是靠技术分的发挥所影响。如果表演相当好的选手,例如关,在比赛中出现多次技术的失误(只是比喻),就是表演在好,小分也是7点1左右,不可能上到8分,目前实行新规则到现在,小分上到8分的女单选手只有小卡娅与科恩,而且科恩就一个小项上到8点0好象。

我也一直认为,如果新规则能在01或者02年实行,那个时候小卡娅的状态也非常的好,或许会获得更多的世界冠军头衔。

大家不要因为谁的分数高了,就认为水分很大,这是在中国比赛,花样滑冰又不是俄罗斯裁判全包了,如果在俄罗斯站比赛,给俄罗斯选手这么高的分,怀疑水分也算说的过去。

小卡娅我祝福你,03年生病那么严重,还坚强复出,脸和大腿都胖成那样了,还********,因为你热爱这项运动,都要参加第三次奥运会比赛,祝福你一定取得你想要的结果。但必须建立在你的出色发挥之上。给自己一个圆满的句号。

Yvonne 发表于 2005-11-4 23: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描述pva/tv的拖举,与其说是“丰富”,不如说是“花俏”更恰当~~

至于他们的节目以及表现,就此次coc来说,我觉得很一般。

figuresk8er 发表于 2005-11-4 23: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pvtv作为优秀选手,应该尽可能做捻转3周把,既然3周1级=2周3级,那他们应该尽量做到3周3级嘛.......

感觉这恰恰的COP和6.0分制的不同啊,原先dbl twist肯定没法和三周比,可是现在观念也需要改变一下了... PetTik捻转一直都不是最强的,如果勉强上三周就像法国兔说的得不偿失. 原先很多滑冰业内人士和冰迷都喊着要更重视connections, transitions, in-betweens, etc. 而新规则正是做到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