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不眠之夜。所有观看都灵冬奥会花样滑冰双人自由滑比赛的观众,会有同样的感受:紧张、感动、骄傲!
北京时间14日凌晨2时30分开始直播的冬奥会花样滑冰双人自由滑比赛,经过三个半小时的激烈鏖战,中国两对带伤选手张丹/张昊和申雪/赵宏博再创历史佳绩,取得一银一铜的好成绩。
他们顽强的拼搏精神,不言放弃的执著追求,感动了中国,感动了世界。
赛后,第一时间,记者分别电话采访了张丹的母亲,张昊的父亲和申雪的父亲。
女儿是好样的!
电话里,张丹母亲的声音是颤抖的,可以想象她是以怎样的心情看完这场比赛的。“真是太紧张了,总算结束了。”承受极大压力的母亲,长长的舒了口气。“比赛中失误是难免的,只是没想到会摔得这样重。当时真担心张丹坚持不下来,但是女儿的表现非常令人满意,女儿是好样的!”
平静下来的她接着说,“张丹平时就是个坚强的孩子,控制力很强,不轻易掉眼泪。”
说起男伴张昊,张丹的母亲赞不绝口,“这孩子非常好,从始至终都关心爱护张丹。两家平时也常来往,孩子在训练中遇到困难,产生矛盾时,双方家长能及时沟通,配合非常默契,矛盾解决很快。”
比赛结束约一小时后,张丹的母亲终于接到了女儿的短信,“现在用绷带打上固定了,我没事,妈妈别担心。”
张昊爸爸讲故事
张昊的父亲接受采访时用“七上八下”形容自己的心情。他说,“特别是对张丹的受伤感到意外,平时他们抛四周是有一定把握的。也没想到张丹能忍着伤痛,那么快站起来,勇敢地返回赛场,出色完成接下来的比赛。”
从11岁两个孩子牵手练双人滑起,他们一点一滴的成长都被家长看在眼里。在张昊爸爸的眼中,张丹是个非常优秀的女孩,反应快、悟性强。对于优秀的双人滑选手来说,双方能否和谐相处,家长们能否通力合作,是选材的重要条件之一。对此张昊的爸爸讲了一个小故事,一次两人在练联合旋转时出现旋转速度不一致的情况,反复练了多次,仍没解决问题。于是着急的大昊抱怨地磨叨起来,小丹不服气的“回敬”了几句,倔强的大昊说不过小丹,气得直用冰刀“刨冰”。下冰后教练姚滨给大昊家里打电话,在父母的帮助下,他们的摩擦很快消除。可见,家长的“润滑”作用也是促成两人成绩飞快提高的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
宏博创造了奇迹
申雪/赵宏博也携手奉献了一台精彩的表演,连续第二次获得冬奥会双人滑铜牌,出色地完成了他们的谢幕演出。
也许是这种场面经历多了,申雪的父亲显得很平静。
从宏博受伤到现在,都灵冬奥会始终是两人的精神支柱。参加奥运会是每个运动员的梦想,申雪和赵宏博同样不愿放过这次机会。
这次两人合练的时间太短,比赛完全靠多年配合的默契与扎实的基本功。除夕前一天姚滨来电话,说赵宏博仍然不敢跳,心理关过不去,大家都不敢多说什么。对此,申雪的父亲很理解,用受伤的部位跳,心理有障碍是难免的,而且没人能保证跳跃的安全性。何况,宏博在训练中原本缝合的伤口有撕裂的现象。
当天申雪的父亲给申雪和宏博打电话劝慰,于是外点三周跳是大年三十才练出来的。
为了照顾宏博的伤病,两人改变了平时外点三周的路线,这次申雪随着宏博滑。路线改变不久两人就匆忙奔赴都灵,比赛前他们同时跳外点三周不超过三次。短节目中的外点三周跳,申雪就是由于不习惯路线而落地不稳手扶冰的。
两天前短节目结束后申雪与家人通电话,第一句就说“白瞎赵宏博的外点三周跳了”。两人向来如此,习惯把责任揽在自己身上。
申雪的父亲坦言,“看他们两人的比赛不紧张,因为对他们的实力有信心,知道他们应该在什么位置上。”(黑龙江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