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高桥真的不是很久,记不得是那一次比赛,偶然一瞥就看见了。一身黑衣服,缀着亮片,滑得也没有太好,直线步还摔了——就是偶然一瞥,就觉得:欸,这个选手还是可以的嘛。
然后就扑在Google上搜,结果—— 【swan lake】不是第一个的第一个
因为幼时曾想过把古典音乐作为一生的方向,所以对柴科夫斯基自然所知甚深。开场的时候真的被吓到了——这样的音乐!这样的音乐!
但是怎么可以把音乐完成得这样好呢?怎么就可以这么潇洒这么不羁呢?怎么就这样把观者的目光观者的心聚集在表演者的身上呢?他的步法如此悲伤,他的旋转如此决绝——那是疾风骤雨一样的感觉,仿佛要把冰面踏碎的,愤怒和不甘。
我看见的是激烈地抗争,是磅礴的情感和微薄的爱情——这一切都在他的动作里,都在他的旋转里,都在他的每一分神态里。我为之癫狂。
高桥是这样的选手,有非常用心的编排,不会为了稳妥而刻意地改动什么。他的每一次作品,都是灌注了心血的艺术品。尽管冠军和艺术家从来都是不同的,甚至相悖的概念,我仍然要说——他懂什么是滑冰。
当我呆呆地重复看了这样的一个视频很多次以后,突然一愣,接着想:不会是要做粉丝了吧?
结果,还真就成了粉丝 【柴可夫斯基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宿命的相遇
标题文艺了,但是事实。
我最喜欢的曲子——轻灵,明快,大气,兼具了俄罗斯民族小调的宽广和古典主义曲风的绚烂。
我最喜欢的选手——敏捷,富有表现力的跳跃,大气自然的滑步。
如果说看到高桥,点开swan lake都是巧合,那么遇上这一支节目,只能用宿命的相遇来形容了。
柴D是作曲家一生中最为浪漫的作品,有一种世俗的满足感和喜悦感。表现在音符上就是短音和跳跃弓法的明显增多。基于这一点上高桥的表现真的是无可挑剔——最简单的举例来说就是,我对着电脑发花痴的时候我妈妈突然凑过来说:“滑得真好啊!”
你看,好的艺术品,从来不缺少追随者。好的艺术品,即使画质模糊人物轮廓不清依然可以从中收获希望幸福、快乐、满足这样美好的东西。
——这就是高桥的力量。
那时候应该是他职业生涯的第一个高峰(说错了莫拍^ ^)。总体给人感觉是不加雕琢的美玉,或者是懵懵懂懂的少年人。经历过繁华酥骨,也受过那么些世态炎凉,但是仍然是干干净净的充满棱角的样子,脑子里想的就是努力训练好好编节目——纯粹地,虔诚地。
所以你看他的眼神,热情奔放、澄净真挚。
那时候高桥是20岁的样子,目光倔强、下巴扬起,笑容意气风发也带着腼腆和不好意思。
只有那个充满灵气的、粗糙的、不懂世故的、不会掩藏情绪的、想哭就哭想笑就笑的高桥,才能表现出曲子不带尘埃的灵魂。 【阿兰胡兹协奏曲】知君深情不易
04年法国站的比赛视频是偶然看见的。
带着复杂的心情把它看了很多遍——还是不知道该说什么。
那天在群里说这是我最喜欢的一次节目,立即被所有人鄙视了:“你喜欢看他摔?!”
说得真好。
做一个粉丝,最喜欢偶像最为尴尬和最不完美的比赛——是不是有点不可理喻?还真是的。
“所有跳跃不是起空就是摔倒,总分还不及现在的短节目”很对,的确是这样一点都没错。但我还是喜欢,因为那场比赛,看的不是节目,是作为表演者的高桥的决心。
04年,高桥是18岁。没名气,没成绩,当然也没有惊天动地的好相貌为他赢回一大堆少女的粉红尖叫,虽然不算最寂寞最难熬的时候,但从青少组的打遍天下无敌手到成年组的默默无闻,心里面总会有落差的吧。这个时候,他就是这样一次一次地努力的——在我们视线之外努力反思,在比赛场上一次一次跳起摔倒再跳起。说实在话,当时比赛对于高桥不是争取荣誉,更谈不上享受比赛,单纯的,受辱而已。
挺心疼的。
可以想象吧,媒体会以什么样嘲讽的口吻提到这么一个选手,观看比赛的人,又会以怎样怜悯的语调摇头说:哦,那个狂摔的啊。
这个18岁的少年,在这样的时期,眼神依然是闪亮的。在他一次次从冰面上狼狈不堪地爬起来的时候,在他一次次遭遇瓶颈的时候,在他面对所有无耻刻薄廉价的评语的时候——他的眼神依旧闪亮,燃烧着理想的火焰。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看见这样的眼神你就知道,他是真的喜欢滑冰。因为喜欢,所以不觉得辛苦,所以可以无视流言,所以还可以坚定地走下去,无畏地迎接伤痛。
如果说04年还是平台期的艰难尝试,05年就是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决绝。
没有足够的实力,没有队友,当然没有鲜花和掌声——这个孤独的少年带着一身伤病,踏上注定没有结果的争夺荣誉的荆棘之路,其中孤苦,今天想来,依旧不胜唏嘘。
值得吗?我问我自己,也问高桥:这样押上身体和荣誉的注定失败的赌局,为什么还要义无反顾地甩下筹码?
不是普鲁申科似的天才,四周跳轻而易举,15岁就拿到世锦赛铜牌;不是威尔一样漂亮的选手,初出道,就吸引目光无数;不是雷撒切克式的身材修长比例完美,任何动作做来都好看得令人叹服。一个千万富翁,让他出一百块钱,那是九牛一毛;一个也许连十块钱都筹不齐的人,叫他出一百块钱,那就是以命相拼。
虽千万人吾往矣虽然是勇气的极致,但这样的孤独和辛苦,这样大的压力,难道也可以轻描淡写一句带过吗?
我对高桥,肃然起敬。
高桥是这样的人:他不做容易的事情,越是困难越是把自己往死角里面逼。倔强、不认输、不放弃——因而,有着镇重的美感和老成的魅力。
想到这几天重读的唐传奇里面,有这样一句话——生生离了魂魄,亡命来奔的女子说:“知君深情不易,思将杀身奉报。” 【eye】攻城略地的是眼神
高桥再回来,依然有着不俗的功力,新的短节目每一方面都是无可挑剔,层次感很强。高桥表现得也好,举重若轻,优雅从容。23岁的他站在冰面上,气场强大,安静自如。
最喜欢的是开场和结束的两个眼神,锐利、霸气、汹涌、强烈、阳刚。看过之后立即丢盔弃甲,心里面塌陷一片。
那是经历过人事沉浮后的眼神,没有了出道时候的意气和单纯,取而代之的是宽宏和淡然。这时候他已经是当之无愧的,最好的选手了——他的职业生涯涤荡起伏,冠军,鲜花和掌声不知收获多少,然而台前幕后利益纠葛人事冗杂,他没有可能不去经历。
生活是残酷的,它让意气风发的年轻人变得垂垂老矣,如花的少女变成地铁中随处可见的大妈大婶,它还可以把你的理想磨平了,让你一点一点溺死在日复一日的平庸中而不自知。
朋友说,eye以前的版本更好看,现在这个已经改得稳妥多了。啊,是啊,没有谁能逃得过。
但是,高桥,如果不是保持着对艺术最本真的热情和向往,你又为何还保留着复杂的编排和最契合音乐的步法?
你的节目,一如既往地,美得惊人
我们看见他站在冰面上,身后是人群喧嚣,头顶灯光摇曳如火。他在人群中,却疏离于那一份热闹之外。他接受生活的打磨,却从来没有失去自己。
别让的太多,不然,便太贬低了自己。 【2010冬奥会】飞吧,高桥
写了这么多,谈艺术,谈人生,谈理想,终归避不开这一步。最老套,最避无可避。
艺术这东西不被人捧就不成为艺术,我们知道;没有不变的理想和不变的追寻者,我们知道;事实蹉跎成白首,我们也知道——但是高桥,你一定要相信——
你要相信世界上有一些人,你的追求你的故事你的习惯你的一举手一投足,他们都懂。他们可以分享你胜利的狂喜,也可以陪你度过失败的痛苦。
你的所有,我们都懂。
所以高桥,放心地在冰上写你自己的故事吧,不必回头,你也要知道,在你的背后,还有我,还有我们。
让世界看见你的努力,让你看见我们的支持。
飞吧,高桥!
安娜 09年12月9日 夜 p.s:我编辑无能,不晓得为什么总排版不好呢……(郁卒中) 顺便谢谢冰儿,na,焰焰。特别是焰焰,写一段给你看一段,还一直在网上等我写完,大感谢!还有群里的筒子们,你们为了这贴能在顶楼费力不少,谢谢谢谢~~~:) 文章是写给自己看的,更是给你们看的。 |